189 8069 5689

运用大数据服务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IDC圈1月26日报道:我国“十三五”的中心任务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推动供给侧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可以说,宏观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源于中观产业,中观产业又源于微观的市场主体即企业。所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质量好坏直接会给经济带来影响。

创新互联建站主营樟树网站建设的网络公司,主营网站建设方案,重庆APP软件开发,樟树h5微信平台小程序开发搭建,樟树网站营销推广欢迎樟树等地区企业咨询

那么,在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来判断哪些是高精尖的企业?哪些企业经济贡献非常大?哪些对外投资辐射特别强、专利技术多、人均纳税高,而且获得过国际资本和国内优质资源投资,单位能耗特别小呢?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龙信数据首席数据科学家屈庆超给出了答案。

屈庆超指出,当下运用大数据对企业信息进行监测不仅能为政府提供宏观经济数据,同时在中观上也能反映一个产业的发展动态,在微观上也能反映企业的相关信息,有助于精准助力供给侧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当下,政策的红利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从2014年到2015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00万,相当于每分钟新增8家企业。这样庞大的微观群体集中的数据将能反应海量的信息。但由于政府部门各管一段,数据不透明,这就对他们识别哪些是高精尖企业,哪些是技术尖端企业等带来壁垒。

屈庆超对记者表示,“一个企业的发展其实是多维的,我们通过建立模型,测算出北京有将近3万家高精尖企业,这些企业无论在经济总量、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量和纳税方面都占到了北京市总量的50%以上。后来我们又详细地进行了划分,发现海淀区和朝阳区就占了50%以上的高精尖企业,其中海淀区占比最高。由此,能够得出结论,未来在高精尖产业构建中,海淀区会有很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这就是大数据的作用。”

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应用。屈庆超又举例说,北京有1.6万家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只占北京企业总数的1%,但他们的品牌商标数量却占了北京企业品牌商标总数的8%;这1%的企业同时占了北京总体企业专利数总量的11%;产品著作权占了北京市企业总量的12%。我们现在为什么需要大数据?原因就在于过去的统计方法在社会的变革中很难适应当前的需要了,我们的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更加精准、更加科学的数据,需要大数据和大数据思维,来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便精准助力供给侧改革。

可以说,下一轮的信息革命将是内容的互联、数据的互联。相应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未来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与管理的手段都将会继续优化和改进。屈庆超认为,未来的数据将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数据,还需和社会、互联网、大数据企业共建数据,使所研究的区域更有系统性。

因此,屈庆超建议,政府部门应协同大数据企业一起,把数据共建、共享起来,建立北京市的企业大数据融合中心,服务首都经济的精准治理。


分享名称:运用大数据服务供给侧改革
URL网址:http://gzruizhi.cn/article/chpdoj.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