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8069 5689

详解Java性能优化和JVMGC(垃圾回收机制)-创新互联

Java的性能优化,JVM GC(垃圾回收机制)在学习Java GC 之前,我们需要记住一个单词:stop-the-world 。它会在任何一种GC算法中发生。stop-the-world 意味着JVM因为需要执行GC而停止了应用程序的执行。当stop-the-world 发生时,除GC所需的线程外,所有的线程都进入等待状态,直到GC任务完成。GC优化很多时候就是减少stop-the-world 的发生。

创新互联公司主要企业基础官网建设,电商平台建设,移动手机平台,微信小程序开发等一系列专为中小企业按需设计网站产品体系;应对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运营的各种问题,为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的运营中保驾护航。

JVM GC回收哪个区域内的垃圾? 需要注意的是,JVM GC只回收堆区和方法区内的对象。而栈区的数据,在超出作用域后会被JVM自动释放掉,所以其不在JVM GC的管理范围内。

JVM GC怎么判断对象可以被回收了? · 对象没有引用 · 作用域发生未捕获异常 · 程序在作用域正常执行完毕 · 程序执行了System.exit() · 程序发生意外终止(被杀线程等) 在Java程序中不能显式的分配和注销缓存,因为这些事情JVM都帮我们做了,那就是GC。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将相关的对象设置成null 来试图显示的清除缓存,但是并不是设置为null 就会一定被标记为可回收,有可能会发生逃逸。 将对象设置成null 至少没有什么坏处,但是使用System.gc() 便不可取了,使用System.gc() 时候并不是马上执行GC操作,而是会等待一段时间,甚至不执行,而且System.gc() 如果被执行,会触发Full GC ,这非常影响性能。

JVM GC什么时候执行? eden区空间不够存放新对象的时候,执行Minro GC。升到老年代的对象大于老年代剩余空间的时候执行Full GC,或者小于的时候被HandlePromotionFailure 参数强制Full GC 。调优主要是减少 Full GC 的触发次数,可以通过 NewRatio 控制新生代转老年代的比例,通过MaxTenuringThreshold 设置对象进入老年代的年龄阀值(后面会介绍到)。

按代的垃圾回收机制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绝大多数最新被创建的对象都会被分配到这里,由于大部分在创建后很快变得不可达,很多对象被创建在新生代,然后“消失”。对象从这个区域“消失”的过程我们称之为:Minor GC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对象没有变得不可达,并且从新生代周期中存活了下来,会被拷贝到这里。其区域分配的空间要比新生代多。也正由于其相对大的空间,发生在老年代的GC次数要比新生代少得多。对象从老年代中消失的过程,称之为:Major GC 或者 Full GC。 持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也称之为 方法区(Method area):用于保存类常量以及字符串常量。注意,这个区域不是用于存储那些从老年代存活下来的对象,这个区域也可能发生GC。发生在这个区域的GC事件也被算为 Major GC 。只不过在这个区域发生GC的条件非常严苛,必须符合以下三种条件才会被回收: 1、所有实例被回收 2、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 被回收 3、Class 对象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访问(包括反射) 可能我们会有疑问: 如果老年代的对象需要引用新生代的对象,会发生什么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年代中存在一个 card table ,它是一个512byte大小的块。所有老年代的对象指向新生代对象的引用都会被记录在这个表中。当针对新生代执行GC的时候,只需要查询 card table 来决定是否可以被回收,而不用查询整个老年代。这个 card table 由一个write barrier 来管理。write barrier给GC带来了很大的性能提升,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一些开销,但完全是值得的。

默认的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老年代(Old generation)所占空间比例为 1 : 2 。

新生代空间的构成与逻辑 为了更好的理解GC,我们来学习新生代的构成,它用来保存那些第一次被创建的对象,它被分成三个空间: · 一个伊甸园空间(Eden) · 两个幸存者空间(Fron Survivor、To Survivor) 默认新生代空间的分配:Eden : Fron : To = 8 : 1 : 1

每个空间的执行顺序如下: 1、绝大多数刚刚被创建的对象会存放在伊甸园空间(Eden)。 2、在伊甸园空间执行第一次GC(Minor GC)之后,存活的对象被移动到其中一个幸存者空间(Survivor)。 3、此后,每次伊甸园空间执行GC后,存活的对象会被堆积在同一个幸存者空间。 4、当一个幸存者空间饱和,还在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另一个幸存者空间。然后会清空已经饱和的哪个幸存者空间。 5、在以上步骤中重复N次(N = MaxTenuringThreshold(年龄阀值设定,默认15))依然存活的对象,就会被移动到老年代。 从上面的步骤可以发现,两个幸存者空间,必须有一个是保持空的。如果两个两个幸存者空间都有数据,或两个空间都是空的,那一定是你的系统出现了某种错误。 我们需要重点记住的是,对象在刚刚被创建之后,是保存在伊甸园空间的(Eden)。那些长期存活的对象会经由幸存者空间(Survivor)转存到老年代空间(Old generation)。 也有例外出现,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对象(需要分配一块比较大的连续内存空间)则直接进入到老年代。一般在Survivor 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发生。

老年代空间的构成与逻辑 老年代空间的构成其实很简单,它不像新生代空间那样划分为几个区域,它只有一个区域,里面存储的对象并不像新生代空间绝大部分都是朝闻道,夕死矣。这里的对象几乎都是从Survivor 空间中熬过来的,它们绝不会轻易的狗带。因此,Full GC(Major GC)发生的次数不会有Minor GC 那么频繁,并且做一次Major GC 的时间比Minor GC 要更长(约10倍)。

JVM GC 算法讲解 1、根搜索算法 根搜索算法是从离散数学中的图论引入的,程序把所有引用关系看作一张图,从一个节点GC ROOT 开始,寻找对应的引用节点,找到这个节点后,继续寻找这个节点的引用节点。当所有的引用节点寻找完毕后,剩余的节点则被认为是没有被引用到的节点,即无用的节点。

上图红色为无用的节点,可以被回收。 目前Java中可以作为GC ROOT的对象有: 

1、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本地变量表)

 2、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中引用的对象(Native对象) 基本所有GC算法都引用根搜索算法这种概念。

2、标记 - 清除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采用从根集合进行扫描,对存活的对象进行标记,标记完毕后,再扫描整个空间中未被标记的对象进行直接回收,如上图。 标记-清除算法不需要进行对象的移动,并且仅对不存活的对象进行处理,在存活的对象比较多的情况下极为高效,但由于标记-清除算法直接回收不存活的对象,并没有对还存活的对象进行整理,因此会导致内存碎片。

3、复制算法

复制算法将内存划分为两个区间,使用此算法时,所有动态分配的对象都只能分配在其中一个区间(活动区间),而另外一个区间(空间区间)则是空闲的。

复制算法采用从根集合扫描,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空闲区间,当扫描完毕活动区间后,会的将活动区间一次性全部回收。此时原本的空闲区间变成了活动区间。下次GC时候又会重复刚才的操作,以此循环。 复制算法在存活对象比较少的时候,极为高效,但是带来的成本是牺牲一半的内存空间用于进行对象的移动。所以复制算法的使用场景,必须是对象的存活率非常低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克服50%内存的浪费。

4、标记 - 整理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采用 标记-清除 算法一样的方式进行对象的标记、清除,但在回收不存活的对象占用的空间后,会将所有存活的对象往左端空闲空间移动,并更新对应的指针。标记-整理 算法是在标记-清除 算法之上,又进行了对象的移动排序整理,因此成本更高,但却解决了内存碎片的问题。

JVM为了优化内存的回收,使用了分代回收的方式,对于新生代内存的回收(Minor GC)主要采用复制算法。而对于老年代的回收(Major GC),大多采用标记-整理算法。

垃圾回收器简介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回收器都存在Stop The World 的问题,只不过各个回收器在Stop The World 时间优化程度、算法的不同,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回收器。 1、Serial(-XX:+UseSerialGC) 从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串行收集器。 Serial收集器是Java虚拟机中最基本、历史最悠久的收集器。在JDK1.3之前是Java虚拟机新生代收集器的唯一选择。目前也是ClientVM下ServerVM 4核4GB以下机器默认垃圾回收器。Serial收集器并不是只能使用一个CPU进行收集,而是当JVM需要进行垃圾回收的时候,需暂停所有的用户线程,直到回收结束。

使用算法:复制算法

JVM中文名称为Java虚拟机,因此它像一台虚拟的电脑在工作,而其中的每一个线程都被认为是JVM的一个处理器,因此图中的CPU0、CPU1实际上为用户的线程,而不是真正的机器CPU,不要误解哦。

Serial收集器虽然是最老的,但是它对于限定单个CPU的环境来说,由于没有线程交互的开销,专心做垃圾收集,所以它在这种情况下是相对于其他收集器中最高效的。

2、SerialOld(-XX:+UseSerialGC) SerialOld是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收集器版本,它同样是一个单线程收集器,这个收集器目前主要用于Client模式下使用。如果在Server模式下,它主要还有两大用途:一个是在JDK1.5及之前的版本中与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搭配使用,另外一个就是作为CMS收集器的后备预案,如果CMS出现Concurrent Mode Failure,则SerialOld将作为后备收集器。 使用算法:标记 - 整理算法 运行示意图与上图一致。

3、ParNew(-XX:+UseParNewGC) ParNew其实就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除了Serial收集器外,只有它能与CMS收集器配合工作。 

ParNew是许多运行在Server模式下的JVM选的新生代收集器。但是在单CPU的情况下,它的效率远远低于Serial收集器,所以一定要注意使用场景。

4、ParallelScavenge(-XX:+UseParallelGC) ParallelScavenge又被称为吞吐量优先收集器,和ParNew 收集器类似,是一个新生代收集器。 使用算法:复制算法 ParallelScavenge收集器的目标是达到一个可控件的吞吐量,所谓吞吐量就是CPU用于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与CPU总消耗时间的比值,即吞吐量 = 运行用户代码时间 / (运行用户代码时间 + 垃圾收集时间)。如果虚拟机总共运行了100分钟,其中垃圾收集花了1分钟,那么吞吐量就是99% 。

5、ParallelOld(-XX:+UseParallelOldGC) ParallelOld是并行收集器,和SerialOld一样,ParallelOld是一个老年代收集器,是老年代吞吐量优先的一个收集器。这个收集器在JDK1.6之后才开始提供的,在此之前,ParallelScavenge只能选择SerialOld来作为其老年代的收集器,这严重拖累了ParallelScavenge整体的速度。而ParallelOld的出现后,“吞吐量优先”收集器才名副其实! 使用算法:标记 - 整理算法

在注重吞吐量与CPU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都可以优先考虑ParallelScavenge + ParalleloOld收集器。

6、CMS (-XX:+UseConcMarkSweepGC) CMS是一个老年代收集器,全称 Concurrent Low Pause Collector,是JDK1.4后期开始引用的新GC收集器,在JDK1.5、1.6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它是对于响应时间的重要性需求大于吞吐量要求的收集器。对于要求服务器响应速度高的情况下,使用CMS非常合适。 CMS的一大特点,就是用两次短暂的暂停来代替串行或并行标记整理算法时候的长暂停。 使用算法:标记 - 清理 CMS的执行过程如下: · 初始标记(STW initial mark) 在这个阶段,需要虚拟机停顿正在执行的应用线程,官方的叫法STW(Stop Tow World)。这个过程从根对象扫描直接关联的对象,并作标记。这个过程会很快的完成。 ·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 这个阶段紧随初始标记阶段,在“初始标记”的基础上继续向下追溯标记。注意这里是并发标记,表示用户线程可以和GC线程一起并发执行,这个阶段不会暂停用户的线程哦。 · 并发预清理(Concurrent precleaning) 这个阶段任然是并发的,JVM查找正在执行“并发标记”阶段时候进入老年代的对象(可能这时会有对象从新生代晋升到老年代,或被分配到老年代)。通过重新扫描,减少在一个阶段“重新标记”的工作,因为下一阶段会STW。 · 重新标记(STW remark) 这个阶段会再次暂停正在执行的应用线程,重新重根对象开始查找并标记并发阶段遗漏的对象(在并发标记阶段结束后对象状态的更新导致),并处理对象关联。这一次耗时会比“初始标记”更长,并且这个阶段可以并行标记。 · 并发清理(Concurrent sweeping) 这个阶段是并发的,应用线程和GC清除线程可以一起并发执行。 · 并发重置(Concurrent reset) 这个阶段任然是并发的,重置CMS收集器的数据结构,等待下一次垃圾回收。

CMS的缺点:

 1、内存碎片。由于使用了 标记-清理 算法,导致内存空间中会产生内存碎片。不过CMS收集器做了一些小的优化,就是把未分配的空间汇总成一个列表,当有JVM需要分配内存空间的时候,会搜索这个列表找到符合条件的空间来存储这个对象。但是内存碎片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果一个对象需要3块连续的空间来存储,因为内存碎片的原因,寻找不到这样的空间,就会导致Full GC。 

2、需要更多的CPU资源。由于使用了并发处理,很多情况下都是GC线程和应用线程并发执行的,这样就需要占用更多的CPU资源,也是牺牲了一定吞吐量的原因。 

3、需要更大的堆空间。因为CMS标记阶段应用程序的线程还是执行的,那么就会有堆空间继续分配的问题,为了保障CMS在回收堆空间之前还有空间分配给新加入的对象,必须预留一部分空间。CMS默认在老年代空间使用68%时候启动垃圾回收。可以通过-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n来设置这个阀值。

7、GarbageFirst(G1) 这是一个新的垃圾回收器,既可以回收新生代也可以回收老年代,SunHotSpot1.6u14以上EarlyAccess版本加入了这个回收器,Sun公司预期SunHotSpot1.7发布正式版本。通过重新划分内存区域,整合优化CMS,同时注重吞吐量和响应时间。杯具的是Oracle收购这个收集器之后将其用于商用收费版收集器。因此目前暂时没有发现哪个公司使用它,这个放在之后再去研究吧。

整理一下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收集器。 新生代收集器: Serial (-XX:+UseSerialGC) ParNew(-XX:+UseParNewGC) ParallelScavenge(-XX:+UseParallelGC) G1 收集器

老年代收集器: SerialOld(-XX:+UseSerialOldGC) ParallelOld(-XX:+UseParallelOldGC) CMS(-XX:+UseConcMarkSweepGC) G1 收集器

8、调优jvm参数介绍 堆设置 -Xmx3550m:设置JVM大堆内存 为3550M。 -Xms3550m:设置JVM初始堆内存 为3550M。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Xss128k:设置每个线程的栈 大小。JDK5.0以后每个线程栈大小为1M,之前每个线程栈大小为256K。应当根据应用的线程所需内存大小进行调整。在相同物理内存下,减小这个值能 生成更多的线程。但是操作系统对一个进程内的线程数还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生成,经验值在3000~5000左右。 -Xmn2g:设置堆内存年轻代 大小为2G。整个堆内存大小 = 年轻代大小 + 年老代大小 + 持久代大小 。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所以增大年轻代后,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 -XX:PermSize=256M:设置堆内存持久代 初始值为256M。(貌似是Eclipse等IDE的初始化参数) -XX:MaxNewSize=size:新生成的对象能占用内存的大值。 -XX:MaxPermSize=512M:设置持久代大值为512M。 -XX:NewRatio=4:设置堆内存年轻代(包括Eden和两个Survivor区)与堆内存年老代的比值(除去持久代) 。设置为4,则年轻代所占与年老代所占的比值为1:4。 -XX:SurvivorRatio=4:设置堆内存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大小的比值 。设置为4,则两个Survivor区(JVM堆内存年轻代中默认有2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4,一个Survivor区占 整个年轻代的1/6。 -XX:MaxTenuringThreshold=7:表示一个对象如果在救助空间(Survivor区)移动7次还没有被回收就放入年老代。如果设置为0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Survivor区,直接进入年老代,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这样做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将此值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Survivor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在年轻代存活时间,增加对象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率。

回收器选择JVM给了三种选择:串行收集器、并行收集器、并发收集器,但是串行收集器只适用于小数据量的情况,所以这里的选择主要针对并行收集器和并发收集器。

默认情况下,JDK5.0以前都是使用串行收集器,如果想使用其他收集器需要在启动时加入相应参数。JDK5.0以后,JVM会根据当前系统配置进行智能判断。

串行收集器 -XX:+UseSerialGC:设置串行收集器 并行收集器(吞吐量优先) -XX:+UseParallelGC:选择垃圾收集器为并行收集器。此配置仅对年轻代有效。即上述配置下,年轻代使用并发收集,而年老代仍旧使用串行收集。 -

XX:ParallelGCThreads=20:配置并行收集器的线程数,即:同时多少个线程一起进行垃圾回收。此值最好配置与处理器数目相等。 -XX:+UseParallelOldGC:配置年老代垃圾收集方式为并行收集。JDK6.0支持对年老代并行收集。 -

XX:MaxGCPauseMillis=100:设置每次年轻代垃圾回收的最长时间(单位毫秒),如果无法满足此时间,JVM会自动调整年轻代大小,以满足此值。 -XX:+UseAdaptiveSizePolicy:设置此选项后,并行收集器会自动选择年轻代区大小和相应的Survivor区比例,以达到目标系统规定的最低响应时间或者收集频率等。 此参数建议使用并行收集器时,一直打开。 并发收集器(响应时间优先) -XX:+UseParNewGC:设置年轻代为并发收集。可与CMS收集同时使用。JDK5.0以上,JVM会根据系统配置自行设置,所以无需再设置此值。 CMS, 全称Concurrent Low Pause Collector,是jdk1.4后期版本开始引入的新gc算法,在jdk5和jdk6中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它的主要适合场景是对响应时间的重要性需求 大于对吞吐量的要求,能够承受垃圾回收线程和应用线程共享处理器资源,并且应用中存在比较多的长生命周期的对象的应用。CMS是用于对tenured generation的回收,也就是年老代的回收,目标是尽量减少应用的暂停时间,减少FullGC发生的几率,利用和应用程序线程并发的垃圾回收线程来 标记清除年老代。 -XX:+UseConcMarkSweepGC:设置年老代为并发收集。测试中配置这个以后,-XX:NewRatio=4的配置失效了。所以,此时年轻代大小最好用-Xmn设置。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由于并发收集器不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整理,所以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碎片”,使得运行效率降低。此参数设置运行次FullGC以后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整理。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打开对年老代的压缩。可能会影响性能,但是可以消除内存碎片。 -XX:+CMSIncrementalMode:设置为增量收集模式。一般适用于单CPU情况。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70:表示年老代空间到70%时就开始执行CMS,确保年老代有足够的空间接纳来自年轻代的对象。 注:如果使用 throughput collector 和 concurrent low pause collector 这两种垃圾收集器,需要适当的挺高内存大小,为多线程做准备。 其它 -XX:+ScavengeBeforeFullGC:新生代GC优先于Full GC执行。 -XX:-DisableExplicitGC:禁止调用System.gc(),但JVM的gc仍然有效。 -XX:+MaxFDLimit:大化文件描述符的数量限制。 -XX:+UseThreadPriorities:启用本地线程优先级API,即使 java.lang.Thread.setPriority() 生效,反之无效。 -XX:SoftRefLRUPolicyMSPerMB=0:“软引用”的对象在最后一次被访问后能存活0毫秒(默认为1秒)。 -XX:TargetSurvivorRatio=90:允许90%的Survivor空间被占用(默认为50%)。提高对于Survivor的使用率——超过就会尝试垃圾回收。

辅助信息 -XX:-CITime:打印消耗在JIT编译的时间 -XX:ErrorFile=./hs_err_pid.log:保存错误日志或者数据到指定文件中 -XX:-ExtendedDTraceProbes:开启solaris特有的dtrace探针 -XX:HeapDumpPath=./java_pid.hprof:指定导出堆信息时的路径或文件名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当首次遭遇内存溢出时导出此时堆中相关信息 -XX:OnError=";":出现致命ERROR之后运行自定义命令 -XX:OnOutOfMemoryError=";":当首次遭遇内存溢出时执行自定义命令 -XX:-PrintClassHistogram:遇到Ctrl-Break后打印类实例的柱状信息,与jmap -histo功能相同 -XX:-PrintConcurrentLocks:遇到Ctrl-Break后打印并发锁的相关信息,与jstack -l功能相同 -XX:-PrintCommandLineFlags:打印在命令行中出现过的标记 -XX:-PrintCompilation:当一个方法被编译时打印相关信息 -XX:-PrintGC:每次GC时打印相关信息 -XX:-PrintGC Details:每次GC时打印详细信息 -XX:-PrintGCTimeStamps:打印每次GC的时间戳 -XX:-TraceClassLoading:跟踪类的加载信息 -XX:-TraceClassLoadingPreorder:跟踪被引用到的所有类的加载信息 -XX:-TraceClassResolution:跟踪常量池 -XX:-TraceClassUnloading:跟踪类的卸载信息 -XX:-TraceLoaderConstraints:跟踪类加载器约束的相关信息

JVM服务调优实战 服务器:8 cup, 8G mem e.g.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ss128k -XX:NewRatio=4 -XX:SurvivorRatio=4 -XX:MaxPermSize=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

调优方案: -Xmx5g:设置JVM大可用内存为5G。 -Xms5g:设置JVM初始内存为5G。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Xmn2g:设置年轻代大小为2G。整个堆内存大小 = 年轻代大小 + 年老代大小 + 持久代大小 。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所以增大年轻代后,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 -XX:+UseParNewGC:设置年轻代为并行收集。可与CMS收集同时使用。JDK5.0以上,JVM会根据系统配置自行设置,所以无需再设置此值。 -XX:ParallelGCThreads=8:配置并行收集器的线程数,即:同时多少个线程一起进行垃圾回收。此值最好配置与处理器数目相等。 -XX:SurvivorRatio=6: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根据经验设置为6,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6,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8。 -XX:MaxTenuringThreshold=30:设置垃圾大年龄(次数)。如果设置为0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Survivor区直接进入年老代。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将此值 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Survivor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再年轻代的存活时间,增加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率。设置为30表示 一个对象如果在Survivor空间移动30次还没有被回收就放入年老代。 -XX:+UseConcMarkSweepGC:设置年老代为并发收集。测试配置这个参数以后,参数-XX:NewRatio=4就失效了,所以,此时年轻代大小最好用-Xmn设置,因此这个参数不建议使用。

参考资料 - JVM堆内存的分代 虚拟机的堆内存共划分为三个代: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年老代(Old Generation)和持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其中持久代主要存放的是Java类的类信息,与垃圾收集器要收集的Java对象关系不大。所以,年轻代和年老代的划分才是对垃圾 收集影响比较大的。

年轻代 

所有新生成的对象首先都是放在年轻代的。年轻代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快速的收集掉那些生命周期短的对象。年轻代分三个区。一个Eden区,两个 Survivor区(一般而言)。 大部分对象在Eden区中生成。当Eden区满时,还存活的对象将被复制到Survivor区(两个中的一个),当一个Survivor区满 时,此区的存活对象将被复制到另外一个Survivor区,当另一个Survivor区也满了的时候,从前一个Survivor区复制过来的并且此时还存 活的对象,将被复制“年老区(Tenured)”。 需要注意,两个Survivor区是对称的,没先后关系,所以同一个Survivor区中可能同时存在从Eden区复制过来对象,和从另一个 Survivor区复制过来的对象;而复制到年老区的只有从前一个Survivor区(相对的)过来的对象。而且,Survivor区总有一个是空的。特 殊的情况下,根据程序需要,Survivor区是可以配置为多个的(多于两个),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在年轻代中的存在时间,减少被放到年老代的可能。

年老代 

在年轻代中经历了N(可配置)次垃圾回收后仍然存活的对象,就会被放到年老代中。因此,可以认为年老代中存放的都是一些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

持久代 用于存放静态数据,如 Java Class, Method 等。持久代对垃圾回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些应用可能动态生成或者调用一些Class,例如 Hibernate 等,在这种时候需要设置一个比较大的持久代空间来存放这些运行过程中动态增加的类型。持久代大小通过 -XX:MaxPermSize= 进行设置。 

目前了解的GC收集器就是这么多了,如果有哪位有缘的朋友看到了这篇文章,恰好有更好的GC收集器推荐,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标题:详解Java性能优化和JVMGC(垃圾回收机制)-创新互联
本文地址:http://gzruizhi.cn/article/ehdpp.html

其他资讯